在线
咨询
商鞅徙木立信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战国时期,商鞅为推行变法,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承诺能将其搬到北门者赏十金。起初人们怀疑,无人响应,后赏金提至五十金,有人尝试竟真获重赏。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商鞅对信用的重视,更说明诚信是为政之基。它向民众传递出变法令出必行、言而有信的信号,让百姓信服。此故事启示我们,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个人行事,诚信都至关重要,是取得他人信任、推动事业成功的关键。
1、“徙木立信”说的是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就兑现诺言的故事。“徙木立信”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
2、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