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春晓》作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妇孺皆知。它短短二十字,却韵味悠长。从字面看,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春眠不觉晓”,写出春日里人们惬意酣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处处闻啼鸟”,鸟啼声声,增添春日生机。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又透露出诗人对落花的怜惜。那么,整首诗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丰富的深意呢?且听下文分解。
1、意思: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2、原文《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