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其中1965年9月30日爆发于印尼的排华运动,堪称印尼华人极其黑暗的一天。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这场排华运动演变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30万华人惨遭屠杀,财产被洗劫一空。城市的角落铺满了华人的遗体,河道被堵塞,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臭味。那么,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悲剧的呢?
9·30排华印尼事件,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印尼地区排华传统由来已久,早在1740年,荷兰殖民者制造的“红溪惨案”就拉开了印尼排华的序幕。此后,即便印尼独立,排华事件依旧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排华活动几乎每年都会上演,每次都有华人因此受伤甚至失去生命。这种状况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反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愈演愈烈。
印尼排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因素外,华人在当地凭借勤劳肯干积累了较多财富,而印尼本地土著部分人懒散贪婪,对华人的财富觊觎已久,对华人态度极不友好。另外,当时海外华人缺乏自己的武装力量,也没有强大的后盾支持,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欺凌时无力反抗,成为了被欺压的对象。
进入60年代,文官苏加诺当选为印尼总统,他获得了印尼共产党的支持。然而,军方与文官势力之间矛盾重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苏加诺倾向于亲苏,这让美国极为不满,美国不愿看到印尼这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国家成为苏联的前沿阵地,于是开始拉拢右翼军人,企图推翻苏加诺政府。
幸运的是,总统卫队的将领提前得知了政变计划,并迅速采取行动镇压了这场可能发生的叛乱,大部分参与政变的军方领袖被击毙。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印尼陆军上将苏哈托撕下了伪装,指责总统卫队企图发动政变,还声称背后的主谋是印尼共产党。
苏哈托出身贫民,未接受过系统教育,参军后一直发展平平,在多位领导人手下任职。直到印尼独立战争时期,他才崭露头角,成为苏加诺的亲信。但苏哈托野心勃勃,平日里装作人畜无害,实则在等待时机。
政变开始后,苏哈托迅速控制了电台和部分忠于自己的军队,宣称正在平叛,并要求全国军队听从他的指挥,实际上是发动了政变。在获得所谓的“大义名分”后,他成功软禁了总统苏加诺,顺理成章地掌握了军政大权。
上台后的苏哈托为了争取美国的支持,同时转嫁社会矛盾,将政变的责任全部推到印尼共产党身上。他一方面逼迫苏加诺解散印尼共产党,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对印尼共产党员展开了血腥屠杀。
由于我国政府曾对印尼共产党提供过支援,许多当地华人也加入了印尼共产党,再加上华人富裕的家境引起了当地人的眼红。因此,这场动乱爆发后,在印尼的华人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印尼共产党和当地华人组织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而军方拥有大量的人员和武器。一旦军方发动攻击,弱势的华人群体根本无力抵抗。不仅加入印尼共产党的华人受到了残酷的打压,大部分普通华人也受到了牵连,排华运动迅速蔓延至全国,持续了两年之久。
在这两年里,华人聚居区沦为了人间地狱。暴徒们手持刀枪,肆意闯入华人家庭,抢劫财物,打砸工厂和商店。每天都有大量华人遇害,尸体堆积如山,收尸人都忙不过来,河水被鲜血染红,大量尸体堵塞了河道。更有甚者,一些凶手杀人后还将头颅堆在路边炫耀,任由其腐烂发臭。
“红碗行动”是这起排华事件中最为血腥的一幕。这一行动与印尼当地的土著民族达雅族有关。达雅族是一个较为野蛮愚昧的民族,保留着封建社会和氏族社会的特征,有猎杀仇人头颅的传统习俗,秉持“血债血偿”的观念,对待敌人极其残忍,经常挑起部落仇杀,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在“9·30排华运动”中,苏哈托政府为了扩大排华声势,编造了达雅土著9大长老被华人杀害的谎言,成功挑起了达雅族对华人的仇恨。达雅族土著果然中计,迅速对华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见到华人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戮。
达雅族有一个特殊的习俗,会在仇人门前放置一个装有动物鲜血的红碗,同部落的人看到红碗后,就可以对这家人进行血腥报复,且无需承担任何后果。
因此,靠近达雅族部落的华人遭遇了灭顶之灾,许多家庭全家被杀,财产被洗劫一空。由于达雅族复仇时的红碗标志,这一阶段的排华运动也被称为“红碗行动”,它代表着排华运动中最为血腥和疯狂的时刻。
令人气愤的是,对于达雅族的暴行,印尼当地的警察和军队不仅没有进行阻拦,反而与暴徒同流合污。他们凭借地头蛇的优势,专门针对富裕的华人家庭,抢夺财物,杀人越货,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华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数华人在这场浩劫中失去了财产、亲人和生命。
印尼是世界上排华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排华传统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荷兰殖民时期。
航海时代,西方侵略者人数有限,难以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有效统治。而印尼当地华人数量较多,且受到当地人的排挤,具有一定的拉拢价值。于是,荷兰人将华人作为统治阶层,让华人直接管理印尼土人,这导致华人与印尼土人之间积累了大量的矛盾。
荷兰殖民者只关心自身财富的掠夺,根本不顾及华人的死活,这使得印尼频繁爆发排华和反华运动,而每次受损的往往都是华人。印尼独立后,当局将华人视为“肥肉”和“替罪羊”,财政紧张时就排华,社会矛盾尖锐时也排华,这让印尼华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悲惨。
“9.30排华”事件就是这种畸形社会生态的典型体现。为了减轻政变的影响,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苏哈托再次举起屠刀,充公华人的财产以缓解财政压力,同时借机拉拢同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从那时起,印尼排华成为了公开的“传统”。
实际上,华人在印尼的艰难处境也与一些客观因素有关。印尼华人大多是我国沿海民众的后裔,为了生存,他们逐渐放弃了中国传统,与当地土人杂居,由于人数不占优势,不断被同化,几代之后,他们与印尼人的差异越来越小,对中国反而变得陌生。
在长期的生活中,当地华人被迫更改印尼名字,放弃中国国籍,也不再使用中国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身上的中国印记逐渐消失,变得更加本土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1965年排华运动发生后,我国派出客轮接应华人时,只有少数华人接受了国家的庇护。
排华运动背后,有着复杂的势力博弈。直接对华人施暴的是底层印尼民众,而实施排华策略的是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尼政府,英美等西方国家则在背后推波助澜。1965年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印尼前任政府亲苏,而苏哈托亲美,为了向美国表忠心,苏哈托对印尼共产党采取了残酷的行动,英美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
美国人在这场排华行动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美国政府不仅给予苏哈托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美国驻印尼大使还直接干预印尼内部事务,为苏哈托出谋划策,唆使他以印尼共产党企图夺权为借口发动军事政变。
尽管美国后来试图掩盖自己的行为,但从当时的官方文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白宫对苏哈托提出了诸多建议,甚至直接给出暗示。白宫给驻印尼大使的电报中,要求其将印尼国内局势的变化归咎于中国和共产主义,借此抹黑打击苏联。
英国也趁机搅局。当时的英国政府认为印尼与中国关系过于密切,不利于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于是暗中印刷了数百万本煽动民族矛盾的小册子,分发给印尼的右翼势力,企图制造更大的混乱。
可以说,英美两国的介入让“9.30排华”事件愈演愈烈,迅速蔓延至印尼全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苏哈托在政变初期利用排华转移视线,有了英美的支持后,更是肆无忌惮地屠杀华人,排华暴乱持续了两年之久。据记载,华人死亡人数不少于30万,更多的人则无声无息地死在了无人知晓的角落。
这场惨绝人寰的迫害,使印尼华人多年积累的财富被他人掠夺,幸存的华人大多加入了印尼国籍,成为印尼民族的一部分。这一事件不仅割裂了印尼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内耗,也让印尼“温和穆斯林”的形象大打折扣,在国际社会上声名狼藉。
排华暴动后期,印尼政府的疯狂行为甚至引起了美国军情局的关注,他们对这场“20世纪最惨的集体谋杀”感到震惊,对印尼领导人苏哈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到后来,印尼暴徒已经失去理智,只要看不顺眼,就给人扣上共党分子的帽子,肆意掠夺财物,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军队和民间武装力量不断膨胀,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以史为鉴,2012年上映的纪录片《我是杀人魔王》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是导演走访“9·30排华”事件的幸存者和参与者后,耗时8年制作而成的。影片上映后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在欧美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让全世界看到了这场血腥大屠杀的惨烈程度。
纪录片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印尼政府的法西斯行径,其残暴程度不亚于纳粹。纳粹发动“长刀之夜”掠夺犹太人财富,印尼政府则大规模排华,侵吞华人的财产。这样的恶行理应受到全世界的唾弃和谴责。
然而,印尼政府并未对这一事件表现出应有的悔意,只是发布了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但既没有道歉,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善后措施。他们对国际社会的指责置若罔闻,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你们说得都对,但我还会再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