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依草附木”是一个颇具深意的词语。它原指靠着花草树木生长,后常用来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形容人不能自立,依赖别人。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中,依草附木的现象也不少见,比如一些人妄图通过攀附权贵来获取利益。那么,这个词究竟有着怎样的起源和演变呢?下面我们一起深入探究。
1、依草附木,汉语成语,拼音是yīcǎofùmù,意思是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出自《巫庙》。
2、出自五代·王周《巫庙》诗:“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