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市场鱼龙混杂,作假手段层出不穷。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了解翡翠的作假方法尤为重要。不法商家常用注胶、染色等手段来以次充好,将品质不佳的翡翠经过处理后当作高档货售卖。还有的会用其他相似玉石来冒充翡翠。这些作假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翡翠常见的作假方式。
1、强酸洗底注胶(俗称B货)。种水差、有黑点、脏色的翡翠,通常会浸泡到强盐酸、氢氟酸中浸泡,侵蚀玉石的同时,可以溶解和带走翡翠的杂质,净化翡翠,也造成翡翠结构的松散,洗底之后,再通过真空装置注入透明的胶质聚合物,就成了看起来“通透”的B货翡翠。B货翡翠透明度不错,但是不是天然翡翠的玻璃光泽,而是呈现蜡状光泽,长时间佩戴后,胶质老化,会变黄、裂开,影响佩戴效果。
2、强酸洗底注色(俗称B+C货)。质地一般、没什么颜色的翡翠,经过强酸浸泡,再注入有机染料,就成了“种水好”、“颜色靓”的B+C翡翠,看起来非常吸引人。B+C翡翠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颜色浮于表面,呈蛛网状,没有色根,表面也有斑驳的酸蚀网纹现象,光泽没有天然翡翠亮泽。
3、镀膜翡翠。大家都喜欢绿色的翡翠戒面,越是颜色浓正、均匀的,价格就越高,一些无良商贩就动起了歪脑筋,在翡翠表面上镀了一层薄薄的绿膜,这样的处理多数出现在戒面上。通过放大镜来观察镀膜翡翠,表面会有细小的皱褶和裂纹,也可以用小刀,在翡翠表面轻轻刮一下,看看是否有异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