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古汉语学习中,字词含义的理解至关重要。“遂依而截之”这样的句子,其中“之”字含义常让人疑惑。“之”在古文中用法多样,可作代词、助词等。对于“遂依而截之”里的“之”,它一般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某个事物。那具体指代什么,需结合原文语境深入剖析,下面我们就一起探寻其中奥秘。
1、遂依而截之的之是指示代词,代指“长杆”。出自邯郸淳《截竿入城》。
2、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3、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