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诗》可谓千古流传。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皇室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曹植以其卓越的才华在文坛熠熠生辉,然而却身处复杂的政治漩涡。《七步诗》正是在其兄曹丕的逼迫下,于七步之内成诗的杰作。此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兄弟相残的悲剧,反映出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深入了解其原文及背后的故事。
1、《七步诗》作者:曹植
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翻译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3、《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4、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是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封陈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
5、他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存诗九十多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曹植的诗歌善用比兴,辞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对五言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