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汉语的广袤天地中,“殃及池鱼”是个常用却富有深意的成语。它常用来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此成语背后有着有趣的典故,在如今的网络热梗、日常交流、影视文学等场景里也频繁出现。那么“殃及池鱼”到底有哪些具体含义和相关解释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揭开这个成语背后的奥秘。
1、比喻无端受祸。
2、殃及池鱼,汉语成语,拼音yāngjíchíyú。
3、出处:《吕氏春秋·必己》
4、原文: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后人加以附会,演化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意译: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意,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