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记忆长河中,一些珍贵的影像总能勾起诸多美好的遐想。1975年,有一张留影格外引人注目,照片里是陈小鲁和粟惠宁正在度蜜月的温馨画面。二人郎才女貌,站在一起堪称天作之合,真正的门当户对。陈小鲁和粟惠宁的结合,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交融,背后更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家族渊源。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而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如同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在岁月中静静流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1975年,陈毅的儿子陈小鲁和粟裕的女儿粟惠宁结婚后来到江西庐山度蜜月,两人都是将门子女,真正的门当户对,而且还是郎才女貌。
这张拍片拍摄时,陈小鲁29岁,粟惠宁26岁,两人风华正茂,都穿着当时年轻人都喜爱的白色衬衫,粟惠宁梳着一根长长辫子,五官精致,陈小鲁英俊潇洒,他们二人的婚姻虽有父母之命,但也是两人恋爱的结果。
陈小鲁是陈毅最小的儿子,而粟惠宁也是粟裕的小女儿,陈毅对子女要求严格,陈小鲁作为幼子,很受陈毅夫妇的宠爱,也最任性,4岁时,家里将他送进了上海最好的幼儿园,陈小鲁硬生生绝食三天,滴水不进,逼着幼儿园将他“开除”。
陈小鲁的任性令陈毅不满,一天中午陈毅听闻陈小鲁还没起床,便暴怒吼道:“养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
几步冲上楼,一把将他从床上抓起来,要从楼梯口扔下来,幸亏被警卫员拦下,自此以后,陈小鲁再也不敢任性胡为,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一直到晚年。
1955年,陈小鲁跟随全家搬到北京,住进东交民巷8号楼4楼,前面的三个楼分别住着罗荣桓,贺龙和张鼎丞,隔壁的院子住的是谭震林,宋任穷,王维舟。
由于父亲工作很忙,父子俩经常“不照面”,所以,他很少向父亲提出什么分外的要求,陈毅总教导陈小鲁说:“比起同学来,你的生活条件好得多,学习要求上进,生活上要自足。”
1968年,陈小鲁前往东北部队农场去劳动锻炼,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中他都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有没有给家里写信,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被评为“五好战士”,他把三张“五好战士”的喜报珍藏起来,期待着有一天父母能看到这些喜报。
1971年5月,陈小鲁三年后回乡探亲,陈毅和张茜见到儿子都失声痛哭,假期过后陈小鲁回到部队,殊不知,这也是他和陈毅最后一次相见,1972年1月6日,陈毅去世,陈小鲁悲痛欲绝,不久后,张茜被诊断为肺癌住院,病重的她十分担心子女的婚事。
在粟裕夫人楚青的撮合下,陈小鲁和粟惠宁结合在一起,不久,粟裕带着陈小鲁和粟惠宁来到医院,让两人跪在张茜的病床前,这也意味着两人的婚事也定下来了。
1975年,担任所在部队团政治部主任的陈小鲁从东北奉调回京,到总参谋部任职,同年结婚。
陈小鲁的妻子便是粟裕的女儿粟惠宁,谈起自己的婚姻,陈小鲁认为没有什么可介意的,因为陈毅与粟裕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和老搭档,比较不错的战友之间,经常有结成亲家的事情啊!”
陈毅和粟裕一同参加过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红军主力长征后,两人又分别在江西苏区和浙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两人同在新四军浴血奋战,解放战争中,陈粟大军驰骋华东战场,屡建奇功,两个人的关系是“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他俩共同创造了新四军和第三野战军的赫赫战功,包括无数英雄牺牲的士兵。
正因如此,所以两家的关系一直很近,孩子们经常在一个院子里面玩,加上陈小鲁和粟惠宁的二哥粟寒生又同在北京四中念过书,是校友,因而他对粟家的感情就更不一般。
陈小鲁曾说:“记得是在1963年6月吧,两家对这个事情就有过说法,这是我母亲回忆起来的,当时两家在一起吃饭,我不在,惠宁在,不过她去的时候正餐已经结束,开始吃水果了,父亲同我岳父讲,你的女儿不错,以后到我们家里来吧。”
当时粟裕笑了笑,妻子楚青说:“那好,把你们家小鲁给我们吧,给我做女婿好了”,之后,陈小鲁和粟惠宁便确认了恋爱关系,不久后他们便喜结连理。
1981年,陈小鲁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副武官,1985年回国,先后工作于北京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原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后来出任北京标准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4年10月,陈小鲁和粟惠宁从北京来到江西,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到永新,宁冈,井冈山,兴国,宁都,瑞金,闽西,上饶,2700多公里追寻父辈的足迹,进行了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2018年,陈小鲁因大面积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在三亚逝世,享年72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