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韩王信与韩信常被人们混淆,很多人会疑惑他们是否为同一个人。实际上,韩王信和韩信并非一人。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他军事才能卓越,用兵如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经典战例都出自他手,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不朽功勋。而韩王信是战国时期韩襄王的庶孙,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上,凭借韩国宗室后裔的身份,被刘邦立为韩王。二者虽都在汉初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但经历和事迹各有不同。下面让我们深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韩信和韩王信是不是同一个人,这两个同名同姓的人,生活的时代基本相同,职业也相似,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员工,都被封异姓诸侯王,
淮阴侯韩信是个让中小学生头疼的人物,他贡献的需要背诵、解释的成语、俗语、典故太多了,贯穿了他整个一生。
一竿之微、一饭千金、胯下之辱, 后人有诗吟道:“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
市集上有个屠户少年,瞧不起韩信,对他说:“别看你个子大,还整天背把破剑显摆,我赌你是个胆小鬼,有本事你刺死我,没本事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认真地打量打量他,真就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家乡时,那个屠户少年怕得要死,连连请罪, 韩信笑笑对手下的官员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我甘受胯下之辱,只是不想跟烂人烂事纠缠。
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并不重视他,让他当个管理军粮的小官, “推陈出新”
韩信的这个建议仍然没能让刘邦重视他,韩信很失望,就开了小差,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对刘邦盛赞韩信是 “国士无双” “登坛拜将”
在这个平台上,韩信把他的军事才干发挥得出神入化,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声东击西,背水一战,半渡而击,拔旗易帜,置之死地而后生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韩信对刘邦的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跟刘邦的关系也进入了蜜月期,这期间,刘邦对他“ 解衣推食
韩信功勋卓著,刘邦称赞他 “战必胜,攻必取” “兵仙神帅” “兴汉三杰” “独当一面” “多多益善” “略不世出”
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政治白痴,不懂得 “功高震主” “不赏之功”
韩信被封楚王后,刘邦一直对他不放心,有一次, “伪游云梦”
韩信还一直以为自己跟刘邦是牢不可破的 “金石之交”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居常怏怏”
不久,吕后接到报告,有人告韩信谋反,吕后就跟萧何定下计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钟室之祸”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韩王信的一生,就没有韩信这么精彩了。
当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发兵,包围了韩国封国的都城马邑(今山西朔州),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去议和,汉朝看他频繁跟匈奴接触,一边派兵来救援他,一边怀疑他叛汉,就责备了他。 韩王信害怕汉朝问罪,干脆投降了匈奴,把马邑献给了匈奴,还跟匈奴一起攻打太原。
刘邦亲自率军平叛,结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最后靠给匈奴的阏氏送礼,阏氏说情,才突围出来。 此后韩王信一直死心塌地跟着匈奴骚扰大汉。
有一年,韩王信参与了匈奴的军事行动,占据了参合(今山西阳高),汉朝派柴将军前去迎战,战前,柴将军给韩王信写了封信劝降,信上说:“咱们皇帝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你是因为战败投降,不算什么大罪,归顺吧,回来了会宽恕你,还会恢复你的官爵名号,不会治你的罪的。”韩王信就回了封信说:“当年,文种、范蠡辅佐勾践灭吴,成功了之后,他们一个被杀一个逃亡,他们有功无过都是这种结局,何况我是犯过错误的人,我回去能有好果子吃吗?我现在逃命藏在山里,向蛮夷乞讨生活,我做梦都想回家,可是现实不允许啊!” 韩王信打仗虽然不如韩信,但政治头脑可比韩信清醒多了。
韩王信当年叛汉时,走到颓当城(今内蒙古四子王旗)时,生了一个儿子,韩王信给这个儿子起名韩颓当,
韩王信倒没给中小学生增添多少负担,不过他有一个后世子孙,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参考书目:《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汉书·韩信传》《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祝棠愉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