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上海滩的复杂江湖中,黑帮大佬云集,各有风云故事。其中,“江北大亨”顾竹轩堪称一位独特的存在,他是民国上海滩黑帮大佬中唯一善终的人。彼时的上海滩,黑帮势力错综复杂,大佬们在权力、利益的漩涡中争斗不休。顾竹轩出身贫寒,却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中闯出一片天。他既有着黑帮人物的江湖豪情,又心怀悲悯,做了不少善事。其独特的行事风格和处世之道,使他在风云变幻的上海滩屹立不倒,他的人生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顾竹轩(1886-1956),字如茂,江苏建湖人北梁垛唐湾人。顾竹轩幼年家贫,十三四岁时即为人佣耕,过着困苦的生活。
光绪二十二年(1896),只身前往上海,靠做苦力谋生。后当上英租界的捕员、警长。民国5年(1916)拜青帮“大”字辈刘登阶为师,开山收徒,广罗党羽。凭借黑社会势力和警长身份,先后开设人力车行、茶馆、戏馆、饭店、玻璃厂等。江浙战争期间,他又当上了闸北保卫团团董。接着,当选为上海市人力车公会主席、盐阜旅沪同乡会主席,还担任过中国红十字会理事和一些慈善团体的董事长等职务,开始成为亦商亦霸亦官的人物。
在此期间,他姘识了一个富孀,用其所得在永安公司南面开设天蟾舞台。不久,永安公司要扩展南部,买通租界工部局强令拆迁戏院,顾为此一直上诉到伦敦英联邦最高法院,结果判处工部局赔偿顾拆迁费10万元。
顾因此名噪一时,成为上海帮会里的红角,被称为“江北大亨”。还被京戏馆同行推选为上海平剧院联谊会主席。
30年代初,顾以杀人罪为法租界捕房总监饶伯泽(译音)告发。逮捕后,移解到上海市第二特区法院判刑10年。
顾祝同
抗战爆发后,经其族兄顾祝同将军保释出狱。上海沦陷初,敌伪诱其出任伪职,顾不愿当汉奸,以年老力衰加以谢绝。在此期间,顾曾为掩护共产党干部的安全和安排护送军需物资从吴淞出口支援苏北抗日根据地作过贡献。
顾在和共产党人的接触中,受到了启迪,看到人民的力量,所以在抗战最艰苦的年头,毅然将年仅14岁的幼子顾乃瑾托咐给来沪秘密就医的共产党干部,带回苏北根据地参加新四军。
抗战胜利后,其侄顾叔平在中共上海局城工部帮会工作委员会任职,顾竹轩帮助他竞选上海市榆林区副区长,以此作为公开身份掩护地下斗争活动。顾的天蟾舞台经理室也成了帮会工作委员会成员最安全的碰头场所。
上海解放前夕,帮会工作委员会在组织工人进行护卫城市的斗争中曾利用顾竹轩的声望和关系开展了工作。
上海解放初,市人民政府特邀请他参加市临时参议会。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宽大处理。
顾竹轩自从发迹后,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创办江淮小学、江淮中学和武陵中学。民国10年江北大旱,盐阜灾民纷纷逃往上海乞食。他带头捐献救济款数千元,又发动旅沪同乡捐献募集了好几万元,发放给流落沪地的盐阜灾民。
民国20年苏北里下河大水,他除和美籍传教士白秀生为盐城、阜宁、东台三县向华洋义赈会求得赈灾粮款外,还敦请京剧名伶在天蟾作义卖演出,发动旅沪同乡捐助,共募得赈灾款三十多万银元。他又将自己的大江南饭店和天蟾玻璃厂全部拍卖,变价所得六万多元,全部捐作救灾经费,并亲自返乡,委托可靠的人在盐城、阜宁、东台发放粮食、衣物、钱币。
“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事变期间,他将天蟾舞台停演,充作旅沪苏北难民临时收容所,安排食宿。又自费租来三北公司的长江客轮,运送难民至苏北口岸,转乘他在苏北经营的大生轮船公司的船只返乡。凡此种种义行,长期以来为苏北同乡所称道。
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事实证明,顾竹轩虽然身为上海滩上的黑帮大亨,但他所作所为很有眼光。自1949年上海解放后,上海的青帮头子们下场都不好。杜月笙慌忙跑到了香港躲避,病死在那里,最后十分凄凉。80多岁的黄金荣经常被批斗,还被责成去扫大街,当年的威风一扫而光,可谓是十分惨落。
上海黑帮三大佬
唯有顾竹轩例外,不但没有被查处,还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成为我党的座上客。1956年,顾竹轩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他是民国上海黑帮大佬中唯一得到善终的人。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