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此为原型,写出小说《红嫂》,在全国引起运动,并被改编成歌剧《沂蒙山》,在舞台上演出。
二、祖秀莲 原名祖玉兰。沂蒙山区著名"红嫂"之一。山东省沂南县桃棵子村人。汉族。1939年初,年近50岁的祖秀莲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她和青年妇女一起,碾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冬,日本侵略军调集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11月6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在执行侦察任务途中,突与一队日军遭遇,被敌击中数弹倒地,后日军又追上前连打两枪,并刺刀乱刺其腹部,认定郭已死后离去。郭伍士苏醒后,被祖秀莲发现,立即背回家中抢救。先用温水洗净郭全身血污,又对其身上7处伤口予以清洗和包扎。为防日伪军搜捕,祖秀莲又将郭伍士转移到附近的一个山涧里,每天送水送饭,为其清洗伤口。因缺医无药,加之山涧潮湿、闷热,几天后,郭伍士伤口化脓,全身发烧,处于半昏迷状态,大小便也不能自理。祖秀莲十分焦急,到处打听药方,并采集中草药,天天为郭清洗伤口。为了使郭早日痊愈。祖秀莲自己一家吃粗粮野菜,用织布卖的钱买回米、面做给郭吃。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郭伍士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后转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重返前线。1942年10月,日伪军1.2万余人再次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祖秀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大一分校掩护文件和物资,并同妇救会其他人员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
三、孙来英 孙来英,汉族,宅子村人。1939年初,30来岁的孙来英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和青年妇女一起,碾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被誉称为"沂蒙红嫂"。1939年日本侵略军调集1000多人,对我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7月16日,抗日英雄武中奇,率领八路军四支队第一大队,在宅子村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激战中,武中奇【当时是大队长】不幸被日军击中腿部受伤,孙来英得知后,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立即背他回家中进行抢救。先是用温水洗净武中奇全身的血污,后又对其腿上伤口予以清洗和包扎。为防日伪军的大搜捕,孙来英一家冒着砍头的危险,将武中奇大队长,藏在了西北沟自己挖的地窨子里。每天给他送水、送饭,为其清洗伤口。因缺医无药,加之窨子里潮湿,几天后,武中奇伤口化脓,全身发烧,处于半昏迷状态。孙来英十分焦急,到处打听药方,并采集中草药,天天为武中奇擦身、洗伤口,消炎、降温。为了使其早日痊愈,孙来英一家吃粗粮野菜,用织布卖的钱买回米、面,做给武中奇大队长吃,以增加营养。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武中奇大队长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后转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重返前线。
1940年10月,日伪军百余人再次对宅子进行"扫荡",孙来英不顾个人安危,帮助四支队一大队掩护文件和物资,并会同妇救会其他人员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70多年过去了,孙来英的感人、动人事迹,至今被当地周围村民传颂着。
四、张玉梅 张玉梅,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官庄,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爱党拥军的接力者,后嫁至东辛庄,她的婆婆是后来被誉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抗日战争时期,王换于一家是著名的抗日堡垒户。她在1938年12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又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1939年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等先后进驻东辛庄,罗荣桓、徐向前等首长曾长期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
张玉梅和婆婆王换于一起,创办战时托儿所,收养了一大批革命后代,其中就有徐向前的女儿小何(乳名);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女儿罗南下;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等;而张玉梅自家的四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而夭折 。
沂蒙精神光照千古,沂蒙红嫂日月光华。在临沂地区还有着许多的红嫂,如被日本鬼子悬赏30块银元买人头的方兰亭;攀成云梯进入鬼子炮楼侦察情报的孙玉兰;为照顾公爹让未婚夫在前线安心作战而抱着大公鸡拜天地的李桂莲;为动员青年参军毅然作出“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许若莲……红嫂们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为祖国的独立与解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她们的精神依然感动着后来人,在临沂沂水、沂南、蒙阴等地形成了沂蒙红嫂教育基地,欢迎大家到临沂接受党性的教育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