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务工作模范、劳动英雄贺维平,原名贺顺发,1878 年生于河北省房山县(今属北京市)石楼村。出身贫苦,童年学过武艺、做过长工。当时中国受人欺辱,贺维平的志向就是当兵上阵杀敌,报效祖国。20 岁时他辞去在地主家的长工,投身在李秉衡的清军之中,在清军队里的 2 年根本没机会上战场。后来李秉衡去世,原有的清军逐步瓦解,大部分被袁世凯接管,而贺维平也就跟着部队改了旗号,跟着了袁世凯,加入了北洋军。
后来又在段祺瑞的国民党军,贺维平在段祺瑞手下职位做到了副团长。军队腐败透顶,只为了钱和地盘打仗。没有真正的和敌人打仗,贺维平再次希望破灭,有了离开军队的想法。
1930 年回房山石楼村学医种地。
贺维平一边务农一边在乡间行医,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找他医治。贺维平的医术在实践中越来越好。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一心抗日报国的贺维平投身抗日战争,在宋哲元第 29 军第三师担任管马处主任委员,就是军队里管理战马的军医。不久该军解散,报国无门的贺维平回家开西药店维持生计。
1938 年 2 月,贺龙率领 120 师 359 旅挺进平西,路过贺维平的家乡房山。当时 60 岁的贺维平,为实现抗日宿愿,1938 年 5 月,他携儿子贺志刚,毅然关闭药店,携带全部药品,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加入了革命队伍,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他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信仰。由于贺维平年岁已高,不适合一线作战,便成了八路军的一名军医。他刻苦钻研中西医学医术,医疗站就是他的战场。
贺维平除了要医治抢救伤员外,还要寻找制造各种常见疾病的药物,在当时各种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贺维平没被困难打倒,他凭借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依靠组织和群众的帮助,自己动手研制药品。贺维平制成了 40 多种药品,比如“痢症一扫光”、“光明眼药膏”、“生肌散”、“外科治痨膏”等,贺维平用自己的医术治疗了大批伤员救治了无数病人,缓解了军队的用药难题。贺维平曾任房涞涿县九区救国会长。也当过三五九旅制药厂厂长。
解放后,贺维平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军区直属医院、华北军区张家口医院、北京军区张家口第 251 医院、中国国际白求恩和平医院等地工作。年过 70 的他依然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
1955 年,时年 77 岁的贺维平被授予中校军衔,同时授予三级独立自由、三级解放勋章。由于贺维平年纪大、资历老,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共和国第一中校。授衔之前,按照军队的管理制度,要求参加授衔的人员要有一个整洁的军容,这就要剪头发剃胡子,贺维平军医出身,胡子跟着他走过了无数峥嵘岁月,军委领导考虑贺维平的特殊身份,特别批准他留胡子。
1964 年 7 月 12 日贺维平在张家口二五一医院病逝。享年 86 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