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构建的复杂官场生态中,高育良与祁同伟这两个人物形象鲜明且充满了故事性。相较于真正寒门出身的祁同伟,高育良踏上官场的时间虽然稍晚了些,但起点却更高一筹。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高育良最后走的路与祁同伟相差无几。他并非像祁同伟那样有诸多被逼无奈、情非得已的因素。有人说,是因为他的情人冰雪聪明、又懂史学。可难道他妻子和他在一起时就不是如此了吗?至于说懂史学,正如侯亮平所言,谈到史学,谁有他老师懂得多呢?在揽括万水千山的事情上,他虽不像祁同伟那样主动作恶,但却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时候明知祁同伟的话不可信,却依然默认,间接助纣为虐。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高育良虽然从老师岗位走上政坛,看似起点提高了不少,可本质上和祁同伟并无区别。他们同样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甚至高育良还全靠岳父的关系。不管祁同伟怎么讨好岳父,人家毕竟靠老丈人,名正言顺。而高育良走的却是岳父的老路,用岳父的话说“要不是你和我认识,托了你爸的关系,他能有今天吗”,这或许也是高育良后来回应老师离婚不离家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高育良和祁同伟在后台这方面,有点心心相怜的无奈。祁同伟被逼讨好岳父,占了便宜还卖乖,明明用了人家的家世,还高高在上地觉得自己多委屈。既然有骨气包养小三,有骨气离婚吗?没有,怕自己在官场上没了依靠。岳父的哥哥不是不能做点什么,只是岳父自己理屈,愿意忍受。高育良走岳父的老路,用起来也心有不安,生怕哪天就用不了了。

只能说同病相怜,让高育良对祁同伟有了更多的包容,或者严格意义上说,他们是一路人,都是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的人。高育良虽然很多时候看不惯太急功近利的祁同伟,但也仅仅是他做不来,并不代表他觉得那样做有什么不对。在他看来,往上爬的路上总要拿点东西来换,要么尊严,要么良知。恐怕在他眼里,和祁同伟一样,除了生命,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出卖和换取自己想要的。只是祁同伟能拉下那个面子,他不能。
高育良不是不知道侯亮平是正义的,可在他内心深处,官场上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正义是上位者说了算的。又或者说他和电视机前的我们一样,觉得侯亮平活得太不真实,并不喜欢总讲大道理的侯,更喜欢圆滑的祁同伟。说实话,侯亮平比祁同伟先到北京,侯的岳父那也是不拒绝为女婿开绿灯的,但侯并没有祁同伟混得好,只不过官职比较特殊而已。

一路人总能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同病相怜的心态。希望对方好,就是间接地希望自己好。他知道祁同伟比他有能力、有魔力,放得下手段,所以更多的时候也是指望祁同伟爬上去了,能带带自己。祁同伟上去了,他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但他如果上不去,甚至下来了,高育良绝对会失去一些助力。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又或者说顺风顺水的官场让高育良还心存一些幻想,指望祁同伟上去了,能拉他一把,可能吗?他自己都不信。但是让他站在侯亮平这边,一起对付祁同伟,高育良是打死也不会做的。他们太相似了,无论是官场上,还是个人情感上,在老婆那里找不到存在感,就用别的女人挽回男人的自尊,除了让自己显得更渣,没有任何意义。但在这点上,两个人却出奇的一致。不得不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很多人都觉得高育良最后被判重了,认为他并没有直接做那些恶事,可帮凶和直接做又有多大区别呢?要说最了解祁同伟的莫过于高育良,他比任何人都了解祁同伟的为人处事,万水千山的事,他虽不知其八,但五六还是知道的。可他选择装傻充愣,知法犯法,甚至还是利益的获得者。别说已经玷污了一个党员的人格,其实连一个普通人的做人原则都违背了。
只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官场上,就如一个大染缸,也许有底线的人,始终无法将自己染成黑色,但也绝对不会还如刚开始时那般纯真。也许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又或者说走进官场,尤其是没有任何背景,遇到机会就往上爬的人,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他不主动害人就已经用尽了全部的良知,就别指望他一点恶事都不做了。

你觉得高育良是好人吗?祁同伟如果真的爬上去了,会提携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