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各类消息如潮水般涌来,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心生恐惧的内容。最近,不少市民的手机里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有一种名为SB6的病毒附着在草莓上,甚至武汉市就有两万多人被感染,还希望大家别吃草莓。这消息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可这到底是真是假呢?其实,类似这种耸人听闻的谣言在网络上并不少见,它们往往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迅速传播。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些谣言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在面对这类信息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仔细甄别其真伪。
上午,记者在武汉市街头走访了一番,发现不少市民的手机都收到了这样一条被转发的短信。这条短信的正文还显示,已经有十三人感染SB6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甚至连参与抢救的医生都被隔离,目前武汉市已有23476人感染,而导致病毒肆虐的根源竟然是被雨水污染的草莓,这让不少市民不寒而栗。
这是真的吗?5月8日,湖北省卫计委在官网发布紧急通知:网传“武汉市某医院有男女学生感染SB6病毒死亡”系谣言。实际上,这种类似的谣言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且病毒的品种不仅包括SB6,还有SK5、SK6、SB250等等。
专家表示,从这些病毒的名称看,就不排除是有人出于恶作剧目的所编造、传播的。由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广度明显要比过去大得多。同时,加上部分公众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往往无法辨别收到相关信息的真假就随手转发,这就导致了这一谣言的传播。专家建议市民,如果一旦发现这种类似病毒传播的消息,不要立即转发、传播,可以第一时间向权威官方网站进行求证,以免上当受骗。
武大中南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覃蓓说,可以到卫计委、疾控的网站上查询疫情传播信息,同时也可以到附近医院的感染科医生那里求证。
视频加载中...
来源:湖北经视《经视直播》 / 记者:童亮 沈爽 / 通讯员:陈蓓 / 编辑:汪巧飞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