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培育出众多科学界的璀璨之星,然而自己的晚年却充满了悲怆。1972年,一位74岁的老者在大街上乞讨。当他走到钱三强跟前时,低着头轻声开口:“给我点钱。”钱三强起初以为这只是个拾荒老人,可就在递钱的瞬间,他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地喊道:“怎么是您?”叶企孙听到声音后,赶忙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认错人了。”说罢便转身要走。这时,钱三强急忙拉住叶企孙的手,心疼地问道:“老师,您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或许很多人对叶企孙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提及著名的“三钱”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力学之父钱伟长、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以及卫星之父赵九章、氢弹之父于敏、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而这些科学界的巨擘,全都是叶企孙的学生。既然他的学生如此优秀,那叶企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叶企孙出生于上海的名门望族,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近代物理事业。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他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理工学院等。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一共诞生了79名院士、九位“两弹一星”功勋、两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他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叶企孙托举起了中国科学界的半壁江山。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为何晚年却要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呢?
叶企孙13岁就考入了清华学堂,18岁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23岁时,他测出了当时全球最精确的普朗克数H值。25岁,他荣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毅然决定回国。彼时,中国正陷入战争与动荡之中,一些有条件的人选择了出国,而叶企孙却微笑着说:“我是中国人,我要用科学的力量来拯救中国。”但他深知,要实现科学救国,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集结更多的科学人才。
于是,1925年,他创建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随后,他又陆续创办了数学、化学、生物、心理学和地理等五个学科。这一系列举措让清华大学成功逆袭,成为顶尖的高等学府。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从未组建自己的家庭,也没有子女。他为那些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他发现了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并助力他成为清华大学的助教。他还鼓励李政道去国外留学,最终李政道和杨振宁在三十岁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KR战争全面爆发时,叶企孙的一位学生为配合著名的地道战战术,为KR群众提供地雷。不久后,创造了地雷战法、人称“地雷战之父”的熊大缜却被诬陷成特务,在押解途中惨遭处决。而这位“地雷战之父”最后的遗言是:“请把打我的子弹留下来打鬼子。”视学生如生命的叶企孙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在他心中,学生就是他的孩子。他无法忍受自己的学生遭受这样的对待,于是决定为学生伸冤。他坚决不让其他学生跟随自己,当得知有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差点丧命时,他非常生气地对学生说:“要是你们一个个伤到了怎么办?你们身上有属于自己的使命。”所以,他宁愿一个人冒险,也不愿让学生受到丝毫伤害。从此,他一边培养人才,一边为爱徒平冤昭雪。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被赶出清华,又莫名被抓进监狱。在无休止的批判和折磨下,叶企孙身体遭受重创,几乎不能站立,身体佝偻成90度。但无论别人如何逼迫他交代问题,他始终只有一句话:“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是科学家,我从来不说假话。”70多岁时,他终于被释放。可此时的他已一无所有,没有工作,没有积蓄,只能孤零零地住在阴暗潮湿的小屋里,仿佛整个世界都遗忘了他的存在。他桌上堆满了厚厚的稿子,却没有一个出版社愿意接纳他的作品。为了生存,他只能流落街头乞讨。在外乞讨的日子里,他疾病缠身,大小便失禁,蓬头垢面的模样让人无比心疼。即便如此,他心中始终惦记着的还是他的学生。
出狱后,衣衫褴褛的他再次在中关街上遇到学生钱三强。可他却不敢相认,生怕连累自己的学生,于是仓皇而逃。后来,钱三强含泪回忆老师叶企孙:“他是怕连累我才不让我同他讲话。”在叶企孙的心里和眼里,全是他的学生和祖国。1977年1月10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昏迷的叶企孙被好心人送入医院。他从昏迷中醒来,嘴里不停地说着三个字:“回清华。”一代大师叶企孙就这样凄凉地离世,享年79岁。叶企孙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和科学,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大师中的大师。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