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宏大版图中,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是衡量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去年,国家公布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名单,其中重庆市以其庞大的人口规模脱颖而出。重庆市的总人口达3205万,城区人口为1634万,成功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并且排名相当靠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是全国第四大城市。这一数据彰显了重庆在全国城市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关于重庆的城区人口,其实存在一定的争议。
原因在于重庆有26个市辖区,数量远远领先全国各城市。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区人口统计规则,凡是市辖区的城区人口,都纳入统计范围。所以,重庆能够排到全国第四,市辖区数量多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例如万州区,距离重庆主城区数百公里,城区也有百万人口。这样的区,对于重庆的主城区基本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从统计学角度,却被计入重庆的城区人口。
如今,重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主城都市区的概念。
重庆的主城都市区,共由21个区组成,而且全部位于重庆主城区周边,分别是:渝中、大渡口、江北、南岸、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渝北、合川、永川、璧山、铜梁、潼南、南川、綦江、大足、荣昌、巴南、涪陵、长寿、江津。
重庆为何要设主城都市区呢?上面所说的当时只是次要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成渝双城经济圈,已经提升为全国第四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位同等重要。然而,城市之间的城市体量虽大,协同度却比较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成渝相向发展。
重庆向西就是今后的主方向,所以重庆才把西部的21个区组成主城区都市区,对内通过与主城区联动提升综合实力。对外可以对接成都,壮大成渝圈,最终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大开发。
不过,这个主城都市区还是有不同分工的。
重庆现有的中心城区,包括9个区,分别是渝北、北碚、沙坪坝、江北、渝中、南岸、九龙坡、大渡口、巴南,这才是重庆最关键的城区范围。
不过即便只统计这9个区,重庆也是可以跻身超大城市的行列。这次重庆吸纳了周边12个区,纳入一个都市区,就是要联动发展。
例如璧山、江津、长寿、南川,这4个区位于中心城区的外围,与城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比较近、交通优势很明显,适合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通过疏散主城区的部分功能到周边,要不了几年,这几个区就可以和主城区连成一片。
合川、永川、南川、涪陵,这4个区在更外围的区域,可以明确为副中心城市,既具备一定的独立发展性,又可以和主城区产业融合。
国家这几年不再提倡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所以这4个区将形成独立的医疗、教育、商业中心。但是可以通过快速交通与主城区联系,作为卫星城。
潼南、铜梁、大足、荣昌,这4个区距离重庆主城的位置更远,不过距离四川就更近了。可以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城市,具有一定的传递效应。
待成渝的体量进一步提升之后,这4个区的作用就将真正得到发挥。
重庆这次主城区大扩容,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对于成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大开发,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