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颈之交,这一饱含深厚情谊的词汇,总能引发人们的好奇与探寻。大家不免会问:刎颈之交是指谁和谁?在历史长河中,“刎颈之交”专指战国时期的廉颇与蔺相如。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等功绩被封官,职位高于廉颇,廉颇心生不满。然而蔺相如为大局着想,始终避让。廉颇得知后,负荆请罪,两人摒弃前嫌。此后,他们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情谊,成为了同生共死的好朋友。这段“刎颈之交”的故事流传千古,不仅展现了二人的家国大义,更让“刎颈之交”成了深厚友谊的象征,激励着后人珍惜真挚情谊。
1、“刎颈之交”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深厚友谊。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在描写廉颇请罪于蔺相如时的情况,用到“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这两句话,后人就引用“刎颈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2、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因此怀恨在心,想要报复,蔺相如知道以后,就处处避着他。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的望见廉颇的马车开过来,连忙叫人把车转到小巷子里避开,让廉颇的车先经过。
随从们很不满意蔺相如这种处处忍让的行为,蔺相如解释说:“现在强横的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如果我和他闹起来,秦国就可以趁机侵犯赵国了。我所以对廉将军处处避让,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全。”
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廉颇十分惭愧,就脱去了上衣,背上绑着一根荆杖,步行到蔺相如的家跪着请罪,蔺相如见了,亲自为他拿掉荆杖,请他穿上衣服,两人谈得十分畅快,从此成了生死相交的好朋友。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