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研究与日常思维中,抽象和概括是极为重要的思维方法,但很多人常将二者混淆。那么,抽象和概括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其主要区别特点又有哪些呢?抽象主要是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而概括则是把从部分事物中抽象出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二者虽紧密相关,但有着明显不同。深入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运用这些思维工具,提升认知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究二者的差异。
1、概括的对象是“意思”,抽象的对象是“事物”。概括是从大量资料中整理出少量的核心的东西,抽象则是和具体相对的。概括的产物是“思想”,抽象的产物“概念”。概括要借助语言,抽象只借助思维。
2、抽象与概括是隶属于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两个维度的思维活动。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这就形成了对各种事物的感性认识。但感性认识往往是比较粗糙和肤浅的,要用它来进行理性思维,还必须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提炼,形成概念,得到新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抽象概括的过程。抽象概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人们在生活中认识相关事物,如果缺少了抽象和概括两个思维过程,那人们认识到的就只可能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可能把握到事物的实质。
3、概括是思维过程的一种。人脑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过程。其特点是建立在有形的基础上。抽象的特点是无形自由。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