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古代文化中,孟仲叔季与伯仲叔季看似相似,实则有着独特的区别。“伯仲叔季”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说法,“伯”一般指嫡长子,“仲”为老二,“叔”是老三,“季”代表老四。而“孟仲叔季”里,“孟”也表示老大,但多用于庶出的长子。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能让我们对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文化有更深入的认知,还能帮助我们在研究古籍、解读古人名字时更加准确。下面,就让我们详细探究一下这两种排行表述的具体差异。
1、古时三妻四妾的情况很常见,其中,正妻生的孩子被称为嫡出,侧室生的孩子被称为庶出。于是有个说法是“嫡长为伯,庶长为孟”。
2、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不过事实上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3、“孟仲季”和“伯仲叔季”都可以用来表示排行,但“孟仲季”还可以表示季节。“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
4、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或者“伯、仲、季”。兄弟四人,称“伯、仲、叔、季”。如果是有五个兄弟就用:“伯、仲、叔、季、少”称呼。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