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或用到“中规中矩”这个词。那中规中矩是什么意思呢?“中规中矩”原指符合一定的规矩、标准,现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行为、表现等遵循常规,没有明显的出格、创新之处。它既可以用来表示做事稳健、可靠,让人放心;也可能在某些语境中带有缺乏个性、不够灵活的意味。了解“中规中矩”的含义,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他人话语,也能在表达时精准运用这一词汇。
1、中规中矩,汉语成语,拼音是zhòng guī zhòng jǔ,意思是言行举止合乎礼节、法度。出自《庄子·徐无鬼》。
2、成语出处
《庄子·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
3、成语典故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译文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他们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