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名落孙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那名落孙山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呢?这一故事出自宋代范公偁的《过庭录》。在古代,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一同赶考的同乡之子结伴而行。放榜时,孙山的名字位于榜单末尾,而同乡之子则未上榜。孙山先一步回到家乡,同乡询问自己儿子的情况,孙山委婉地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此故事生动形象,流传至今,如今常用“名落孙山”来形容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
1、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2、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3、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
“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