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那你可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是什么吗?粽子作为端午节标志性美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来历说法众多,有的与纪念屈原有关,有的则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同时,粽子虽美味,但并非人人适宜。有一些特定人群并不适合吃粽子,像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粽子粘性大,不易消化,食用后可能加重肠胃负担;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含糖量较高,食用会使血糖升高;肥胖人群也需谨慎,粽子热量高,多吃易导致热量过剩。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究吃粽子的来历,以及了解究竟哪些人要对粽子“敬而远之”。
1、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史记》的记载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联和齐国对抗秦国。然而,屈原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贬黜。在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
据悉,在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节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2、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