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一蕴含深刻哲理的话语流传已久。很多人都好奇它究竟出自哪里。其实,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范增论》,原文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它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即事物自身先出现问题、产生腐败,才会招致外在不利因素的侵扰。了解这句话的出处,不仅能让我们知晓其本源,更能深入领会其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和道理。
1、出处:语本《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2、宋·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3、《东游记》三九回:“世有一语说得好:‘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4、解释:东西必定自身先腐烂了,然后才生蛆虫。比喻内部先有弱点或腐败,坏事或奸邪就容易发生滋长。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