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文中,每一个字词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韵味与丰富含义,“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这句话便生动展现了古人交流中的精妙。这里的“之”到底作何解释呢?“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描绘了元礼和宾客们对某个人或事物感到惊奇的场景。理解“之”的含义,对于准确把握句子的意思至关重要。它可能指代人,也可能指代事或物。深入探究这个“之”的解释,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这一语句,更能让我们领略到古代汉语的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之”在这句话中的准确释义,感受古人遣词造句的智慧。
1、出自《世说新语》,“奇”是意动用法,以……为奇;“之”这里应该指的是孔融。
2、原文: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3、翻译:孔融十岁时,跟着父亲去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官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英俊的青年人才和声望贤明的人,还有李元礼的亲戚这些人才能被放进去.孔融到门口,对看门的任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然后孔融就进去了,坐到了李元礼面前.李元礼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师徒关系(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这样来说我和你是世交。]李元礼和其他宾客没有一个不感到惊奇的.过了一会儿,太中大夫陈韪到了,有人把孔融说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时侯杰出的人,长大后不一定杰出。]孔融说:[我猜您小时侯肯定很聪明.]陈韪十分地羞愧尴尬。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