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通假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君子生非异也”这句经典名言出自《荀子·劝学》,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很多人会好奇,其中的通假字是什么,其意思又该如何理解呢?了解通假字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含义,还能深入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表达习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君子生非异也”中隐藏的通假字及其背后的意思,揭开文言文的神秘面纱。
1、“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为通假字,通“性”,本性,天性。
2、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原句出自《荀子·劝学》,原文如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