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化学分析领域,凯氏定氮法是一项广为人知且十分重要的技术。它是一种经典的测定样品中总氮含量的方法,在食品、饲料、土壤等多个行业都有着广泛应用。那么凯氏定氮法究竟是什么呢?它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 1883 年发明,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氨,再对氨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结果较为准确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测定氮含量的常用手段,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其具体细节。
1、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2、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