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一种对学习的渴望与担忧。它的含义是,有人到了七十岁,萌生了学习的念头,却担心此时学习已经晚了。这句话反映出人们在面对新知识、新技能时,因年龄而产生的犹豫与自我怀疑。在生活中,不少人也会因年龄给自己设限,觉得过了某个阶段再去学习某样东西就来不及了。然而,学习本就是一场终身的修行,年龄不应成为阻碍。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深意,以及它带给我们关于学习、成长的启示。
1、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2、出处:《说苑·建本》
3、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4、译文: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燃的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