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民间流传着“处暑无三日”的说法。很多人对其确切含义感到好奇。从字面看,似乎暗示着处暑这个节气相关的某些变化节奏很快。实际上,它反映出处暑时节天气转变迅速的特点。处暑之后,炎热的暑气逐渐消散,天气在短短几天内就会有明显变化,从溽热向凉爽过渡。“处暑无三日”这句俗语蕴含着古人对时节细致的观察和智慧总结,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究这句俗语背后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1、处暑无三日的意思是处暑之后不过三天。出自宋代苏泂的诗作《长江二首》,这首诗描述了处暑节气后,炎热即将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的身体感受,以及动物昆虫的一个自然反应,说的是自然的一个规律。
2、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