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众多的节气俗语中,“处暑无三曰”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那么“处暑无三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一说法背后或许蕴含着丰富的气象、农事或生活经验的总结。它可能与处暑时节的天气变化、物候特征相关,也可能和传统的农耕安排有着紧密联系。了解“处暑无三曰”的含义,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节气文化,还能从中探寻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方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处暑无三日的意思是处暑之后不过三天。出自宋代苏泂的诗作《长江二首》,这首诗描述了处暑节气后,炎热即将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的身体感受,以及动物昆虫的一个自然反应,说的是自然的一个规律。
2、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