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各类语境中,“伯爵”一词频繁出现,那伯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历史角度看,伯爵是欧洲封建制度下的一种贵族头衔,处于侯爵与子爵之间,最早在中世纪的西欧就已存在,拥有一定的土地和特权,在社会中有着较高地位。在现代生活里,“伯爵”除了保留其原本的贵族身份含义外,还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比如在一些游戏中会有“伯爵”这一角色设定;某些品牌也会用“伯爵”来命名产品。此外,“伯爵”有时还会被当作一种形象化的代称。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究“伯爵”在不同场景下丰富的含义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1、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伯为长子,立长不立幼的传承规范,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文里也用“伯爵”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
2、中国自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伯爵的制度,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三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伯爵国有吴国、秦国、曹国、郑国、梁国、杞国、毕国、霍国、郕国、燕国等。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没有伯爵。唐朝设县伯爵,宋朝、明朝有伯爵。清朝有伯爵,分三等。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