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刻钟”这个说法,但很多人对它的确切含义却未必清晰。“一刻钟”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时间计量里有着特定的指代。它并非生僻术语,而是我们日常交流、计时场景中会用到的表达。无论是在历史典籍里,还是现代的日常对话中,“一刻钟”都频繁出现。那它到底代表多长时间呢?了解“一刻钟”的意思,不仅能让我们准确把握时间表述,还能让我们在一些与时间相关的语境中准确理解其含义。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究“一刻钟”背后所蕴含的时间奥秘。
1、以前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壶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铜壶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2、这是因为时间的计算都十分相似的缘故。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