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蚂蚱和蝗虫常常被人们混淆,但实际上它们存在着明显区别。很多人会简单认为二者是同一类昆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蚂蚱体型相对较小,通常颜色较为鲜艳,多为绿色或褐色,后肢发达,善于跳跃,主要以鲜嫩的草叶等为食。而蝗虫体型较大,颜色多呈黄褐色,具有更强的群居性,在繁殖和迁徙方面也有独特规律。了解它们的区别不仅能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这两种昆虫,还能帮助我们在农业生产、生态研究等方面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探究一下蚂蚱与蝗虫在外观、习性、生态影响等方面的差异。
1、蝗虫和蚂蚱没有区别,是同一种动物,主要分为飞蝗和土蝗两种。我国分布最广的是东亚飞蝗,也是引起蝗灾的主要害虫。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2、飞蝗食性很杂,最嗜食芦苇,稗草和红草等杂草。栽培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也喜食。发生缺乏食物时,也能危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农作物。飞蝗以成虫和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嫩茎和幼穗等植物地上的所有绿色部分。
3、成虫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产卵。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当飞蝗蝻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蝗蝻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