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物的多面性常常引人深思。“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这一现象便极具代表性。裴矩在隋朝时表现得善于阿谀奉承,而到了唐朝却敢于直言进谏。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诸多值得探究的因素。本文不仅会为大家带来“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的文言文精准翻译,还将呈现其原文内容。通过对原文与翻译的对照解读,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裴矩这一人物,也能深入洞察隋、唐两个不同时代的政治氛围和人物境遇。
1、翻译:裴矩此人在隋炀帝时期是个佞臣,在唐太宗时期忠于职守,这并不是裴矩的性格有所转变。而是因为君王不喜欢做臣子的指出其缺点,那忠臣就会变成佞臣;反之如果君王喜欢做臣子的提出批评意见,那佞臣就会变成直言进谏的忠臣。由此可见,君王即是表率,就像华表,臣下是影随,根子还在君主身上。
2、原文: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