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中,“薪火”一词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义。薪火本指柴草燃烧的火焰,在古老的记载中便有迹可循。它常被用来象征传承,寓意着如同火炬接力一般,一代又一代将某种精神、技艺、文化等延续下去,不断发展。这种传承如同薪火相传,永不熄灭。同时,薪火也代表着希望与力量,即便身处困境,只要薪火不灭,就有重生和发展的可能。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薪火”一词背后所承载的更多内涵与价值。
1、薪火,是汉语词语,拼音是xīnhuǒ,意思是指点燃火的柴草;燃火把。语出《墨子·备梯》。
2、《墨子·备梯》:“城上繁下矢石沙炭以雨之,薪火水汤以济之。”晋葛洪《抱朴子·崇教》:“若使素士,则昼躬耕以糊口,夜薪火以修业。”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煮胶》:“釜新,则烧令皮著底;釜小,费薪火;釜渝,令胶色黑。”
清张通典《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薪火传姚江,遗书俟博访。”
南朝梁沈约《法王寺碑》:“或期寂灭,或念薪火。”参见“薪尽火灭”。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