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一直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不少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公摊面积是中国独有吗?在购房过程中,公摊面积影响着实际居住空间和房价成本。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时,会发现它背后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建筑规范以及市场习惯。了解公摊面积是否为中国独有,不仅能让消费者更清楚地认识购房成本构成,也有助于理解国内外房地产市场的差异。接下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为大家揭开关于公摊面积是否独属于中国这一问题的神秘面纱。
公摊面积的确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房价计算方式,在国外是没有的,而最开始的公摊面积是从香港提出来的,逐渐传到内地后就一直存在了,很多买房人士都很讨厌公摊面积的存在,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使取消了公摊面积,那么开发商肯定就会提高房价了。
公摊面积是中国房地产独有的定价方式,公摊面积的概念在国外是不存在的。公摊面积是要加到房子的使用面积上,然后两个面积之和乘以房子面积每平方米的单价,最终的数额就是房价。 例如:房屋使用面积80平方米,公摊面积20平方米,房屋面积单价1万元/平方米,则房价为:(80+20)×10000 元=100万元。
公摊面积的7%-12%是合理的。一般七层以下住宅的常见率为7-12%,多层是指六层左右的建筑。共享区域包括外墙、楼梯、楼梯间以及居民提供服务的物业管理间,主要包括换热站、水泵房、配电房等。
七至十一层住宅的公摊率为10%至16%,七至九层的小型高层建筑公摊面积视每栋建筑本身的情况而定。如果没有地下机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是架空的,小高层的共享系数在10%到15%之间,小高层的共享系数与电梯在 15% 到 20% 之间。 12-33层的共享占有率在14-24%,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比较大,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高层建筑一般在二十五到三十三层之间。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就是对公摊面积的最好解释。
房屋的总价是肯定的,有公摊则单价相对低点,反之则单价会高于有公摊。
所以所谓的要求取消公摊面积亳无意义,没有任何作用。
购买房屋时,价钱方面仅需要考虑的是总价钱,而不是单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