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克服胆怯是重要的一步,而家长恰当的表扬能让这一进步得到巩固。当孩子勇敢地走出胆怯的“舒适圈”,家长表扬时不能只停留在“你真棒”。如今,互联网倡导要具体指出孩子的勇敢行为,比如“你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这需要很大勇气,你做到了,太了不起”,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明确努力方向。
1、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造成孩子内向、胆小怯懦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2、有的家庭以权威型模式教孩子,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使孩子只能服从,没有表露意愿的机会,造成孩子唯唯诺诺,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有的孩子因为胆怯或有口吃等语言障碍,不习惯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此刻,我们不应强迫孩子去表现,甚至责怪他,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变得更加退缩。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最为有利。
3、因此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需要,满足他们的合理的需要与要求,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需要取得家园密切配合,让家长多为孩子提供与家庭成员及外界交流的机会。要保护孩子的说话兴趣,做孩子的忠实听众,使孩子有表达意愿的机会和倾诉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家长要利用走亲访友、集体活动、外出游玩等机会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把孩子逐步推向多种社会圈,使孩子在交流活动中逐步喜欢交往,继而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幼儿是弱小的,须依附于人,成人对他们的热爱和关怀是他们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爱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