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日常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富有深意的词语,“溺而不返”便是其中之一。从字面看,它描述的是陷入困境而无法回归的状态。在古代文献里,它常带有悲剧色彩,比如神话故事中就有人溺于水而未归。在现代语境下,它也可引申为陷入某种不良情境、习惯等无法自拔。那么,它具体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呢?让我们一同探寻。
1、溺而不返:溺水而死未能回来。返:回、归。
2、《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3、释义: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生活在其中,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她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