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人生的旅程中,“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话触动着无数人的心灵。很多人听闻此语,却不知其出处。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无尽的遗憾。这句饱含深情又带悲凉的话语源自古老的典籍,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探寻其出处,不仅是对一句名言源头的追溯,更是对孝道文化的深度挖掘,能让我们在当下更加珍惜与亲人相伴的时光。
1、整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名句注释: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处《韩诗外传》卷九·第三章(注:此句出处有二,此为其一)。
3、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学,周游诸侯,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失之二也。
4、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