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又称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极为关键的一场海上战役。它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地点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这场海战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略之战,清朝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激烈交锋。战斗中,北洋水师部分官兵英勇作战,但因装备、战术等多种因素,最终遭受重创。甲午海战的结果对中日两国后续发展影响深远,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2、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War)。
3、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4、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5、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