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通常在每年公历3月5 - 7日交节。惊蛰的含义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古代农耕文化中,惊蛰有着重要意义,它提醒着人们春耕的开始。如今,惊蛰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吃梨、蒙鼓皮等,充满了传统韵味与生活智慧。
1、惊蛰是节气名,中国旧历的24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即昆虫伏藏冬眠。生物钻到土里冬眠越冬叫“入蛰”,第二年回春再钻出来活动,古时认为是雷声惊醒的,所以叫惊蛰。
2、斗柄指向正东方,卦在震位,为干支历卯月的开始,是为仲春之月。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而中国部分地区也进入春耕季节。
3、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