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宛如耀眼星辰。“月是故乡明”这一饱含深情的表达,出自季羡林的一篇散文。在这篇散文里,季先生以细腻笔触,书写对故乡的眷恋。他借月亮这一常见意象,将儿时故乡的月光与异乡之月对比,把对家乡的思念、对往昔的追忆融入文字,勾起无数人对故乡的共鸣。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佳作,探寻那份深情。
1、《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散文。
2、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我只在故乡待了六年,以后就背井离乡,漂泊天涯。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月是故乡明,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3、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4、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5、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