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这句古老语句充满了神秘色彩。它出自《山海经》,描绘了女娃去东海游玩却不幸溺水身亡,灵魂化作精卫鸟的故事。这句简短话语背后蕴含着深刻意义,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抗争精神。如今,它依然启迪着后人勇敢面对困境,下面让我们深入探究其内涵。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的意思是: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出处:文言文《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次三经》。
2、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3、翻译:向北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4、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