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无数故事沉淀其中,许多成语便源自这些历史典故。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以简洁的文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个成语往往关联着一段历史、一个人物或是一场重大事件。了解关于历史的成语,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素养,更能让我们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古人的智慧与风采。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
1、负荆请罪[fùjīngqǐngzuì]
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例句
只怪我们用错了人,应当~。
2、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
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例句
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3、草木皆兵[cǎomùjiēbīng]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例句
敌人吓得惊恐万状,~。
4、背水一战[bèishuǐyīzhàn]
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最后决战,比喻面临绝境,为求得出路而作最后一次努力。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使万人行;出;背水陈(阵)。……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例句
预选赛出现的全部希望就在这最后一搏,队员们决心~。
5、卧薪尝胆[wòxīnchángdǎn]
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出处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例句
六十年代初,我国人民~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上反动势力的经济封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