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莘莘”这个词并不少见,像“莘莘学子”就常被提及。可“莘莘”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莘莘”形容众多。它源于古汉语,在《国语·晋语四》等古籍中就有迹可循。如今在互联网语境下,“莘莘”依旧活跃,了解其含义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素养,还能让表达更准确、典雅。
1、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报刊上用这个词组,有时也出差错。
2、众多貌。《国语·晋语四》:“ 周 诗曰:‘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汉 班 固 《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 吴 玉 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戊戌变法失败后,这群莘莘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 日 本 。”。莘莘将将。——枚乘《七 发》。注:“莘莘,多貌也。”
3、茂盛貌。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十:“ 南山 有闲田,不治委荆榛。今年适种豆,枝叶何莘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斸松》:“初至时,莘莘茂草,苔茸没阶。”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