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它以西安为核心,涵盖了陕西、甘肃、山西等部分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关中平原城市群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层面,产业协同发展态势良好,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加强了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文化领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其增添了独特魅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也被摆在重要位置,力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群
在陕西省中部的关中平原及附近的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甘肃东部天水平凉一带,坐落着西安、宝鸡、咸阳、渭南、运城、天水等众多城市,这里人口稠密,城镇密集,形成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域上包括陕西、山西、甘肃的11个地级行政区88个县级行政区(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天水市的全部县级行政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和柞水县,运城市的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夏县、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芮城县、绛县、新绛县和稷山县,临汾市的尧都区、襄汾县、曲沃县、浮山县、洪洞县、翼城县、侯马市和霍州市,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市、泾川县、崇信县和灵台县,庆阳市的西峰区)。
西北地区最大城市——西安
关中平原城市群地跨陕甘晋三省,总面积10.7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100万(2021年末),2022年GDP近2.7万亿元。按《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年由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文件)要求,要培育发展平原城市群,发挥其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将关中平原城市群建成向西开发的战略支点、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关中平原城市群以特大城市西安为核心,由西安、咸阳、宝鸡等二十座大中小城市组成(不含县城),其中特大城市一座——西安,大城市一座——咸阳,中等城市五座——宝鸡、临汾、运城、天水和渭南,小城市十几座——平凉、庆阳、商洛、铜川、韩城、华阴、霍州、侯马、彬州、永济、河津、华亭、兴平等(不含县城)。
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
坐落在关中平原中部的西安是一座城区人口928万(2020年)的特大城市,别名镐京、西京,全国第10大城市(按城区人口数排名),陕西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我国西北最大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地级市西安市辖11个区(长安区、雁塔区、灞桥区、莲湖区、碑林区、未央区、临潼区、阎良区、高陵区、鄂邑区和新城区)、2个县(周至县和蓝田县),总面积10752平方千米(含西咸新区),常住人口1316万(2021年)。
西安是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2021年GDP居全国内地各城市第24位、西北各城市首位。西安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上为2021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粮农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新丰泰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羊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以上企业均为2021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的总部所在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是《财富》2022世界500强企业。西安目前已形成汽车、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医药与食品等6个千亿元级产业。2022年西安全市汽车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年产各类汽车12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02万辆,成为全国生产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城市。西安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陕西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龙汽车(西安)有限公司等汽车厂商。
西安大雁塔
西安地处我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的必经之地,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西安是我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有9条国家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有6条国道干线通过。西安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陇海铁路、包西铁路(西安—包头)、西银高铁、西成高铁、徐兰高铁的交汇处,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驻地,西安站和西安东站都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西安已开工建设的高铁还有西渝高铁、西武高铁、西延高铁等。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建有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大唐西市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以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体的遗址类博物馆(民营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70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一级文物700多件。西安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以上7所大学为国家双一流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等60多所高校。
西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安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是我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西安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终南山等。
西安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韩国、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在西安设有总领馆。西安曾举办过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每年一届)等大型展会。西安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城市品牌价值高,在《2021年全球城市500强》榜中列第147名、中国内地各城市第11名。
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大城市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的咸阳是一座城区人口135万(2020年)的II型大城市,陕西第二大城市(按城区人口数排名),陕西工业重镇,关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地级市咸阳市辖3个区(秦都区、渭城区和杨凌区)、9个县(三原县、泾阳县、乾县、武功县等)、代管2个地级市(彬州市和兴平市),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21万(2021年)。咸阳有煤炭、电力、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制药、食品、纺织服装等多种工业,拥有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入选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陕西泰丰盛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电彩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百亿元级大企业。
位于咸阳市区的西藏民族大学
咸阳交通便捷,有陇海铁路、咸铜铁路、徐兰高铁等交通干线通过,咸阳火车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咸阳渭城区境内还建有西北地区最大的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西安市区25千米),该机场是4F级民用国际机场,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有3座航站楼,可与世界170多个城市通航,2019年旅客吞吐量4722万人次居全国内地各大机场第7位、西部各机场第3名(仅次于成都双流机场和昆明长水机场)。
阳陵博物馆
咸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都城,有茂陵、乾陵、昭陵、阳陵、长陵、安陵、秦咸阳遗址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阳建有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馆,该博物馆依托汉景帝与王皇后的阳陵陵园而建,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咸阳有陕西中医药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西藏民族大学是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现在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宗教事物委员会共建高校,校区在咸阳市区,有在校学生1万余名,其中藏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学生占52%。
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中等城市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东距西安170千米的宝鸡是一座城区人口85万(2020年)的中等城市,别称陈仓、雍城,陕西第三大城市(按城区人口数排名),西北工业重镇和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地级市宝鸡市辖4个区(陈仓区、凤翔区、渭滨区和金台区)、8个县(太白县、陇县、扶风县、眉县、岐山县等),总面积181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8万(2021年)。宝鸡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百亿元级大企业,宝鸡因钛产业发达(宝鸡钛产品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而有“中国钛谷”之称。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文物资源尤其是青铜器极为丰富,出土有毛公鼎等五万件青铜器,有“青铜器之乡”美誉,建有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我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的法门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佛教圣地,其地宫是世界最大的塔下地宫,法门寺文化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宝鸡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是通往中国西北、西南铁路交通的主要咽喉要道,为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包中铁路、徐兰高铁的交汇处,是我国境内欧亚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宝鸡站和宝鸡东站都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
天水伏羲庙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是一座城区人口66万(2020年)的中等城市,别名秦州,甘肃第二大城市(按城区人口数排名),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关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地级市天水市辖2个区(秦州区和麦积区)、5个县(武山县、秦安县等),总面积143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8万(2020年)。天水有装备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建材、医药、食品等工业,拥有天水华天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百亿元级大企业。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被称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伏羲庙等著名旅游景区,位于麦积区的麦积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州区的伏羲庙是始建于明代的我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水还建有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该馆收藏文物3万余件。天水有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
临汾尧庙
位于山西西南部汾河之滨的临汾是一座城区人口67万(2020年)的中等城市,别名平阳,山西第四大城市(按城区人口数排名),山西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另两个是大同和长治市),关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地级市临汾市辖一个区(尧都区)、14个县(襄汾县、乡宁县、翼城县等)、代管2个县级市(霍州市和侯马市),总面积203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91万(2021年)。临汾有钢铁、电力、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多种工业,拥有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百亿元级大企业。临汾交通便捷,有南同蒲铁路、大西高铁、大运高速等交通干线通过。临汾历史久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尧建都于平阳(今临汾),现有尧庙、尧陵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建有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临汾建有山西师范大学等高校。
运城关帝庙
位于山西西南部、运城盆地中的运城是一座城区人口66万(2020年)的中等城市,别名河东,山西第五大城市(按城区人口数排名),山西重要工业城市,关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地级市运城市辖一个区(盐湖区)、10个县(夏县、临猗县、万荣县等)、代管2个县级市(河津市和永济市),总面积141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3万(2021年)。运城是山西经济实力强的城市(2022年GDP居山西各市第5位),拥有6家百亿元级大企业——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大运九州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诺维兰(集团)有限公司、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运城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始祖黄帝、炎帝、尧、舜、禹都在此地活动过,尧初建都于蒲坂、禹建都于安邑(今都在运城境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也最初建于安邑(今运城夏县);运城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解州关帝庙、道教三大祖庭之一的永乐宫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运城盐湖区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关帝庙,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运城盐湖区是东汉名将关羽的故里)。
渭南北站
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西距西安60多千米渭河南岸的渭南是一座城区人口50万(2020年)的中等城市,别名秦东,陕西重要工业城市,关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渭南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称号。地级市渭南市辖2个区(临渭区和华州区)、7个县(合阳县、白水县、潼关县等)、代管2个县级市(韩城市和华阴市),总面积1303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63万(2021年)。渭南市交通便捷,有陇海铁路、宁西铁路、大西高铁、连霍高速等交通干线通过,渭南北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渭南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西岳“华山”景区(位于渭南市华阴市境内),该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渭南建有渭南师范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
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小城市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中医院
位于西安以北70多千米处的铜川是一座城区人口30多万(2020年)的小城市(地级城市),陕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曾获“国家卫生城市”、“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称号。地级市铜川市辖3个区(印台区、王益区和耀州区)、一个县(宜君县),总面积38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70万(2020年)。铜川是陕西著名的煤炭工业城市,于1958年,上世纪50年代曾是陕西第二大城市,现有采煤、电力、建材、化工、制药等工业,有陕煤集团铜川矿务局有限公司等大企业。铜川地理位置重要,是关中平原通往陕北的门户,有“北山锁钥”之称;铜川交通便捷,有咸铜铁路、包茂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通过。铜川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建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中医院(也叫铜川中医院,公立三甲中医医院)、孙思貌纪念馆等。
平凉的崆峒山景区
位于甘肃东部的平凉是一座城区人口20多万的小城市(地级城市),甘肃东部的商贸重镇和交通枢纽,关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地级市平凉市辖一个区(崆峒区)、5个县(泾川县、庄浪县等)、代管一个县级市(华亭市),总面积110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5万(2020年)。平凉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东临咸阳市,西连定西市和白银市,北依庆阳市和固原市,南接天水市和宝鸡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市区有宝中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福银高速等交通干线通过。平凉风景优美,平凉城西郊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称的崆峒山,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平凉城区建有甘肃医学院(甘肃省属公办本科院校)等高校。
庆阳高铁站
位于甘肃最东部、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腹地的庆阳是一座城区人口20多万的小城市(地级城市),是甘肃重要的工业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地级市庆阳市辖一个区(西峰区)、7个县(环县、镇原县等),总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万。列入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庆阳西峰区面积99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万(2020年),2022年GDP近300亿元。庆阳城区拥有炼油、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拥有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等百亿元级大企业。庆阳交通便捷,有银西高铁、青兰高速等交通干线通过,庆阳站是银西高铁线上的一站(于2020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庆阳市区建有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
商洛城内的商鞅广场
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丹江(汉江支流)之畔的商洛是一座城区人口20多万的小城市(地级城市),别名商州、鹤城,陕西的工商业城市,关中城市群重要的节点城市,曾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等称号。地级市商洛市辖一个区(商州区)、6个县(洛南县、镇安县等),总面积1929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3万(2021年)。商洛城区距西安约100千米,是历史上长安通往中原及东南诸地的交通要地,有“秦楚咽喉”之称;交通便捷,有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等交通干线通过,商洛站(宁西铁路线上)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商洛曾是战国时期政治家商鞅的封地,商洛市区建有商洛市最大的广场——商鞅广场,广场上矗立着高9米的商鞅雕塑。
永济的鹳雀楼
坐落在山西西南部、黄河沿岸的永济是一座城区人口20多万的小城市(县级城市),别名蒲坂,是山西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成员,曾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永济历史悠久,曾为舜帝的都城,汉代称蒲坂县,清代称永济县(属蒲州府),1994年撤县设市。运城市代管的县级市永济市面积12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9万(2020年)。永济市交通便捷,南同浦铁路、大西高铁、运风高速等交通干线通过,永济有一座高铁站——永济北站。永济有普救寺塔、永济扁鹊庙、万固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景区、我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五老峰景区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黄河东岸的鹳雀楼是一座始建于北周时期1997年重建的楼阁,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扬名于世。
韩城的司马迁塑像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隅黄河西岸的韩城是一座2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县级城市),别名龙门、夏阳,陕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成员,曾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22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等称号。由渭南市代管的县级市韩城市面积162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9万(2021年)。韩城市是陕西县域经济第四强县市,有陕西黑猫焦化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百亿元级大企业。韩城市历史悠久,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故里,有韩城大禹庙、司马迁祠墓、魏长城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有司马迁祠、党家村景区、韩城市博物馆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司马迁祠景区位于韩城市东南郊芝川镇黄河西岸,是为纪念大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始建于西晋,千余年来不断修葺,内有司马迁墓、司马迁祠、碑林、史记博览中心等。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