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全称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20世纪20年代末,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毅然发动武装起义,创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红军。红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以坚定的信仰为支撑,怀揣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在战斗中,红军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经历了无数次激烈战斗,如反“围剿”斗争等。红军的存在和战斗,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革命进程中不可磨灭的重要力量。
红军,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全称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
简称“红军”。土地革命战争(即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 红军
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中,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于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甘肃南部地区会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又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