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是一部蕴含深刻寓意的经典之作,其中约拿的故事引人深思。约拿身为上帝的先知,却试图逃避使命,这一行为揭示了人性中面对责任时的软弱与逃避心理。在约拿的祷告与默想中,我们能看到他内心的挣扎与转变。他起初抗拒上帝的旨意,选择逃离,但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在面对人生使命与责任时,我们是否也会像约拿一样选择逃避?通过对《约拿书》的研读与笔记记录,我们能从中汲取智慧,思考如何勇敢担当使命。
先知的逃跑之路、回转之路——躲避呼声、鱼腹回转、再次出发、学习怜悯
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诗篇 139:7-12 和合本)
一、躲避呼声
上帝的话临到约拿,要他为自己传话给尼尼微城,做为自己的使者。上帝不知道约拿会跑吗?为什么就叫约拿,而不是别人?尼尼微城是约拿他们同胞的敌人居住的地方。
约拿却起来,准备逃,躲避上帝。他没有向上帝说话,没有反驳,像摩西那样说自己不行,也没有像耶利米说我还小不知道怎么说,而是一言不发,立即行动准备逃。
他在想什么?不去就不去嘛,像一般人硬着心待在原地就行嘛,干嘛要跑,还跑的那么干脆,生怕神追上他一样。好像神就只在他待的那块地方一样。他像亚当一样,躲起来。他很有行动力,只不过是躲避的行动力,是什么推动他躲避的?
然而,神看见他这么做了,就呼唤风来,就是叫他遇见困境,要他面对自己。和他一船同在的人都害怕,他却下船底睡着了,而且是沉睡,不愿醒着,不想听神说什么,他心里的意念太重了。他已经下定决心定意不听,说啥也不听,不想听、听不见。
正如在别处有话说,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至于风浪困境,他在船底也看不见,是看到风浪后下去的?还是下去后才有风浪?不知道,如果是前者,说明他还是不想听神要他面对,即使是死。总之,他沉睡,似乎很平安,风浪之中依然可以睡着。耶稣也在风浪中睡着,只不过那是考验门徒的信心,和展现他荣耀。
船上的人乱了,各人求自己神,却不管用。最后找到约拿,听到约拿在逃避自己的神,就是他自己口中创造沧海旱地的天上的神之后,就大惧怕。也许他们也不逃避自己的神,这人却怎么逃呢?这神是大神,约拿认识的神,他明知如此却依然逃跑。他心中执着的是什么?
神让风浪越发翻腾,逃避带来艰难,我们的不听话,会给他人带来危险。另一方面,遇见危险,不一定是自己的原因。神想跟约拿说话,或者说想让约拿跟他说话,约拿却不说。
船上的人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 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
那些水手不愿把约拿扔到海里,他们从人看来是有担当的人,不愿害人性命。可是他们越努力,海浪越翻腾。他们的责任感、人道主义导致他们和约拿一样的不顺服,不得已,他们照约拿说的那样,把他扔到海里。海浪就平静了,他们就大大敬畏神。扔下水前他们求告,说不要把罪归到他们,因为是上帝要约拿的。
于是上帝藉着约拿的不顺服拣选了他们,上帝不只关心约拿,也关心这些非犹太人。
约拿也没哭喊嚎叫,他也仗义不连累别人,他心里清楚这些风浪是因他而起,清楚上帝要他面对自己,他平静地说把他抛到海里,入海也没说什么。上帝用一个大鱼迎接他,安排他这个逃避的客旅,住在那里,三天三夜。
上帝很有耐心,为什么不在他上船以前就拦住他?而是在船上以后才开始?也许是为了拣选那些水手吧。
二、在鱼腹中
约拿在鱼的肚子里干什么了?是绝望灰心吗?是坐着等死吗?不是,他开始祷告。他终于开口向他的神说话,苦难打开他的口,不再向神躲避,他知道要面对神了,不能再逃了,他已经逃到无处可逃的地方,来到他的尽头,他只能被动地等待,在鱼肚子里。
等待在人眼看来只能是失败是死的境地,或者期待奇迹发生,而这奇迹的希望看似很渺茫。他有想过为什么他要走这条路吗?为什么执意逃避神的面?明知无处可躲?是不平吗?是以为神不公平吗?还是以为神太仁慈对约拿的仇敌之国?
鱼有感情的话,会怎么想?脑洞有点大噢。鱼可能也没见过这场景,或者即使见过人,也很少有未经咀嚼就入肚的。鱼不知道怎么了,上帝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吩咐它吞下这人,还不让吃?这里的鱼,还有耶稣吩咐彼得钓鱼,取先钓上来的鱼口里的钱作税银,那条鱼一样被神吩咐,做神的工。
神可以使用很多方法做成他的工,包括使用动物,如这里的鱼,被祝福的五饼二鱼,新约里那头耶稣进城骑的驴驹,让彼得痛哭落泪的鸡。旧约开口先先知说话的驴驹。新约在教导时提到很多动物,如天空的飞鸟,驯良的鸽子,吼叫的狮子。当然也有很多植物,牛膝草、橄榄枝等等,可以写本圣经里提到的植物。
总之,约拿不得不面对神,或者因为死亡的恐惧,如同雅博渡口的雅各。他来到人的尽头,好在他有神,可以有个崭新的开始,在他开口祷告时。
在鱼肚子里这个特别的祷告场所,他怎么祷告呢?他诉说自己的困境,呼求上帝,自己在患难中,神却将他的性命从坑中拉上来,心里发昏的时候就想念神,他很确信他求告神,神就会应允他,他要以感谢为祭献给神,许的愿也要偿还。
我遭遇患难,求告神,你就应允我。即使是在阴间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声音。这是宣告神的作为,宣告神是听祷告的神。
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这是确认自己受管教是神的作为。
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这是被管教后,依然执着不放弃所信。
第五六七节,诉说陈说描述自己的困境。他想念神,在祷告中相信神把他生命从坑中救出来。八九节,相信神是怜爱人的,他要感谢神,立志顺服神还所许的愿,宣告赞美敬拜救恩是出于神。
上帝吩咐鱼,鱼听了,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鱼听上帝话,叫吞就吞,叫吐就吐,鱼比人听话。一般的鱼如果吞了人,很难完整放这人走吧,要么就是入口就碎。
约拿什么都没做,就做了个祷告,这个祷告里有宣告神是听祷告的,即使自己在阴间深处呼求;有求告,有诉说困境,有确认神的作为,有生命的执着,在被管教时依然执着于神,在心里发昏时候想念神,有感谢,有立志顺服偿还所许的愿,有赞美。
三、再次出发
神的话第二次临到约拿,就如之前临到约拿一样,是神主动找到约拿,不是约拿找上帝要了这个呼召。神给约拿信息,让他作使者去传话。不是约拿怜悯那地人,向神呼求请求被派,是上帝怜悯那地人。约拿要去的是仇敌之国。神也给约拿机会再次出发。
这一次,他接受了神的吩咐,往那地去,不再因自己心里不情愿拒绝呼召,而是放下自己的感受,顺服神。
他宣告尼尼微城过四十天要倒塌,这样的信息会不会让他被抓起来,被杀害?被这座城的人反对,那些人会不会悔改?他没有考虑这些,只是宣告神要他说的。
尼尼微人的表现堪称悔改的典范,当灾祸的信息临到他们时,他们没有嗤笑,没有无视,没有继续吃喝嫁娶无事度日,而是宣告禁食,从大到小都穿麻衣。王知道以后,也没以造谣生事、扰乱治安为由抓住约拿,反而脱下朝服,披上麻衣,下令全城的人禁食,甚至让城中牲口也禁食。人要披上麻布,甚至牲畜也是,且要切切求告神,各人放弃手中邪恶事。不光是自卑禁食悲哀,还要求告神,不光求告,还要离弃恶行。
这样做,他不是认为一定就能转离祸患,而是谦卑承认或许神后悔也有可能。当神看见他们这么做时,看见他们离开恶行,就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于他们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座城的人有这么戏剧化的转变?让尼尼微王谦卑?对比拦阻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法老就更明显,还有历史上不听先知信息的以色列。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实在给我们榜样悔改。
有自卑有悲哀,有外在形式有禁戒肉体,这是悔;极力求告神,各人转离所行的恶道,这是改,如此以后还不是说以此为扭转神心意的手段,而是谦卑希望或许神能后悔,不降灾祸,他们也没有逃跑,跑到别的地方去。
从远离神不求神、行恶,到就近神求告神、离开恶,多么大转变啊。而这仅是约拿的一个信息,并没有什么高言大智,只是说上帝让他说的,并不在乎传信息的人是否情愿,而是在乎这信息确是出自神,在乎发信息的神。神做事奇妙,他可以用别人不用约拿吗?也可以,但是他愿意用约拿有他用意,比如教导约拿一些道理。
另外,我们在这里看到,人的悔改人的祷告能让神回心转意,祷告是有功效的,约拿在鱼肚子的祷告让他出离患境,尼尼微人的祷告让他们从面临毁灭转移,而索多玛蛾摩拉却没有,圣经中很多人也没有。很多时候,神的话临到我们时,我们也有尼尼微人这样的回应吗?
不光是祷告能让人脱离祸患,祷告背后人的行为改变,意志改变也是决定因素,就如约拿改变逃避不愿面对神,想念神转向神求告神,尼尼微人是改变行为。
我们悔而不改吗?或者改而不悔?
四、教导约拿
尼尼微城的人悔改了,按说对于传递信息的人来说,这是自己的工作有了效果,应该高兴才对,或者即使对方不改,话说到了,任务完成了,也不至于说生气。然而约拿生气了,而且很发怒,直接怼上帝。
为什么生气了呢?按他跟上帝说的话意思,说自己在本国的时候就说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他急忙逃到别的地方。现在他不想活了,求神取他的命,他认为他死了比活着还好。
约拿头脑上对神的认识没有错,神确实是他说的那样,但是他得的结论却奇怪,因为神是那样,所以他要逃,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他此时处于非理性状态,发怒时情绪激动。
那他到底为什么生气呢?因为那是他敌国,他不想去,他不想看到他们得救,而是想看到他们遭祸。结果不是这样的时候,他觉得违背他心意了,而这一切是因为上帝叫他这么做,所以他生气上帝。
他知道上帝会后悔会怜悯,他预见到是这样的结果,但是上帝还是让他去,好像在说你肯定会这样的,还叫我去,说那地要倾覆了,结果是不倾覆,不是让我说的话落空了吗?不是说谎话了吗?
神有怜悯,愿意后悔不降灾祸。而他执意想那城遭祸,即使那地人改变了也是,心里也不改变计划。总之,神的心意成就了,他的旨意没有,所以他失望发怒。而这发怒在哈曼看到末底改不拜他的时候,在亚哈随鲁王看到瓦实提不遵他旨意时,也出现了。所以耶稣教导门徒说,愿你的旨意成就,我们要有这样的心志,不执着于自己的计划。
此时,约拿以自己比神公义,自己高于神了,好像神没有他有原则,然而公义在神,怜悯也在神,他不喜悦人遭祸受死,不是喜欢降灾祸的神,而是愿意万人得救的神,喜爱施恩的神。只是人行恶自招亏损,他愿意人行善得福。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的悔改和人传递的信息有关,和传递信息的人态度没有必然联系,传递信息的人可能不情愿,但是依然可以产生效果,因为信息本身。
上帝对约拿说,你这样发怒有道理吗?约拿不说话,出了城,坐在城东边,给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荫凉下,要看那城结果会怎样。他还不死心,想看到那城被毁灭。上帝安排了一棵蓖麻长起来给他乘凉、救他脱离苦楚。
约拿像小孩子一样,因为这棵蓖麻就非常开心,上帝像大人逗小孩子一样,哄约拿开心,上帝没有因为约拿发怒负气就不理他也不惩罚他,而是依旧怜悯他,顾念他需要,并且尝试引导他明白一些事。
若换做我们,被学生或者孩子顶嘴,被人冒犯,即使不是火冒三丈,也是忍住怒气吧,换作约拿自己审判像自己这样的人,恐怕也是从严处理吧,但是上帝不轻易发怒,耐心引导人。
上帝安排了一棵蓖麻来让约拿换位思考,作为他的教具。第二天黎明,虫子把蓖麻咬枯萎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刮起热风,日头暴晒约拿的头,约拿就为自己求死,又说他死了比活着好。神又问你这样发怒有道理吗?约拿很痛苦,说我发怒到死都是合理的,他跟上帝这样斗嘴顶嘴,很显然他对上帝很生气。
上帝跟他讲道理,意思说这蓖麻你没有栽种没有培养,你都爱惜,那你想想这城里这么多百姓,我能不爱惜吗?你爱惜蓖麻,我爱惜百姓。如果你不顾念这百姓执意要他们毁灭,就像现在我不顾念这蓖麻要它槁枯一样,你生气蓖麻死,那你想我会不会想百姓死呢?你有怜悯,我也有怜悯。
上帝的教育很特别,他先没讲道理,而是发问,提出一个问题,让人思考自己的问题。在约拿回避这个问题后,上帝教导他换位思考,让约拿从上帝的角度看问题,上帝又问他说你发怒合乎理吗?约拿失去理智了,像撒泼的小孩子,事情没有照着他想望的进展,尼尼微城没有,蓖麻也没有,他觉得很受挫,再加上环境又恶劣又热,他几乎要觉得啥事都不顺了吧?
上帝问,约拿回答,上帝站在约拿角度叙述说你没栽种培养,尚且喜爱爱惜这蓖麻。意思是那你类比一下,我怎么想呢?约拿没说话,可能陷入沉思,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约拿两次逃避,一次是外在行为上,急速往相反方向跑,一次是内在态度上,跟上帝赌气。
约拿失望了,事情没有照着自己的心意进展,但上帝是有怜悯的,他不光救尼尼微城人,也要救约拿脱离仇恨。将心比心,上帝劝导他,我们从中看出约拿很简单。上帝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约拿也很可爱在这件事上。
主啊,当事情不能如我们意时,愿我们能说愿你的旨意成就。顺服你,无论身心。
约拿有正确的神学知识,但是在尼尼微人这件事上,却没有表现出怜悯的心,这不是说他就没有怜悯的心,蓖麻见证他爱惜自己。
五、总结思考
在约拿书中,上帝是什么样的?约拿口中是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可以使海上起风浪,可以平静海浪,可以安排大鱼,这是他的能力和作为,他是主动临到人的神,他的话或者说呼召主动临到约拿,他主动找人去给尼尼微人传话,他主动,他发起他维持他结束,他是起初的末后的。
他愿意人悔改得救,他愿意赐福于人胜过在人身上彰显公义,他有怜悯,约拿说神是有恩典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的神。他有忍耐,对尼尼微对约拿,有恩慈对两者。
三个归信,人得救:约拿向水手说自己的事,并且让把自己扔到水里后,水平静了,水手学了敬畏。这也算是约拿向水手见证自己所信的吧。二次,尼尼微被约拿信息触动归向神。三次,神用蓖麻叫约拿回转吧。
人是容易逃避神的,但是躲不过。最终还要回来,神有慈爱领回人。逃避并不光荣,自夸是约拿也没意义,躲避的时光都浪费了,神是要赐福人的,人进入他心意就得福,远离逃避他就在他福气之外了。
明白他旨意,顺服便是聪明,便是成功,便是智慧,便是爱他。主啊,帮助我行在你的心意上不偏离,不在逃避你的路上浪费光阴,而是做聪明人跟随你,行你的道路。活在你恩典和爱里,享受你的爱。
从上帝角度看,神希望人都得救,无论是外邦的水手、犯罪的尼尼微城,还是躲避他面的先知。
从约拿角度看,可以看出神对待属他但又逃避他的人的带领,他藉苦难领人面对他,藉仇敌试验人爱心,藉环境教导他儿女功课。
从船上众人和尼尼微城人角度,他们对神的敬畏和回应也很特别,值得效法。约拿学回转、顺服、学怜悯,他们也学回转、敬畏神。
这里边还有几个配角,大鱼,蓖麻,虫子,尼尼微城披麻的牛羊。
上帝有能力使用环境做他定意要做的事,他能使用人的错误软弱,成就美好的事,就如在约拿逃跑途中,使外邦人归向他。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或译:我的言语),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约伯这样说。约拿也会这样说吗?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