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那么,它们是如何界定的呢?一般来说,震源深度在 70 千米以内的地震被称为浅源地震,这类地震离地表近,释放的能量容易对地面建筑和人类生活造成较大破坏,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类型。震源深度在 70 - 300 千米之间的为中源地震,其影响范围和破坏力相对浅源地震较小。而震源深度超过 300 千米的则是深源地震,由于距离地表远,能量在传播过程中有所衰减,通常对地面的影响较弱。了解它们的界定,对地震研究和灾害预防意义重大。
答:
浅源地震
与中源地震
的界线是70千米
(或60千米)深度。■这个数字与大陆地壳的最大厚度一致。世界上绝大部分(有70%、80%、90%等说法)地震是浅源地震。小于30千米深度的地震更多。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千米,唐山地震10多千米,均属于浅源地震。中源地震与
深源地震
的界线是300千米
深度。■这个深度稍向上的位置(70~250千米)是熔融、塑性状态,通俗一点儿讲就是稀乎乎、黏糊糊的岩浆。如果说这里也能积聚能量,还能发生岩层之间的断裂、错动,成为震源,有点出乎意料。目前已知最大震源深度为720千米。我国的中源、深源地震见于喜马拉雅山及东北的延边、鸡西等地。■
○浅源、中源、深源地震是咋定的?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