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小学生偷拍妈妈”的事件引发了广泛争议。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孩子获取设备并进行拍摄变得愈发容易,但这一行为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家庭隐形性侵害”这个概念也因此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家庭本应是温暖安全的港湾,然而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偷拍”行为,可能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妈妈的心理造成伤害。我们需要警惕这类在家庭场景中不易察觉的侵害,反思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且尊重他人隐私的成长环境。
01妈妈被孩子偷拍?不少女性在公共场合会时常担心自己会被偷拍。
但老话常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最近,韩国小学生“偷拍妈妈”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他们偷拍的全是妈妈的隐私视频,内容有换衣服的,上厕所的,甚至还有洗澡的。
因为孩子本身年龄小,个子又不高,再加上孩子刻意隐藏,所以母亲们很难发现自己成了孩子手机中的“主角”。
对此,一位被偷拍的母亲说道: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02警惕“家庭隐形性侵害”说起性教育,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想到,是要保护孩子不被侵犯,但是,这只是性教育中的一部分。
其实,还有一种“家庭隐形性侵害”会经常性地被父母忽略。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在孩子面前做过下面这种行为:
我们对于身体的袒露是有羞耻感的,但许多父母是在这一块是不拿孩子当”外人“看,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便没有丝毫避讳当着孩子的面换衣服。
心理学研究表示,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有性别意识。
但父母这种行为会无形中会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意识:原来有人在的场合也是可以换衣服的。
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觉得这样做是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我拍下来传到网上给别人看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北方冬天比较冷,洗澡一般都是去公共澡堂,所以会有许多妈妈带着儿子去女浴室洗澡,但会有年龄身高的限制。
有一次,我在换衣间听见一位妈妈很得意地说,她的儿子个头比较矮,于是她便谎报了儿子的年龄,结果照样混进来了,因为她觉得让儿子一个人洗澡洗不干净。
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竟然在浴室里摸了一个小姑娘的胸部。
年轻小姑娘脸皮薄又委屈,当即哭了出来。
但男孩的妈妈却轻描淡写地说,孩子只是开玩笑的,平时睡觉也是要摸着妈妈的乳房才能睡着,最后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以前高中的时候去表姐家里做客,结果发现她上厕所时竟然没有关门的习惯,而她的儿子就在正对门的地方玩小汽车。
后来我提醒了她一下,但是她却不以为意,说孩子小没关系,再说也怕关门看不到孩子的情况,别又磕着碰着的。
说着,她还开玩笑地跟我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的”糗事“:
”我前天接孩子放学,幼儿园的老师给我告状,说他跑到女生厕所去了,还要人家女孩子看他,哈哈哈哈。“
但这个,真的一点都不好笑。
“家庭隐形性侵害”的真正可怕之处,就在于父母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侵害”,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去“侵害”他人。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对孩子造成“家庭隐形性侵害”呢?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有身体的界限感。
因此父母要注意孩子和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当着孩子的面换衣服,洗澡,上厕所。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有界限感的爱,界限感的爱有三层:
第一层:(0-3岁)父母和孩子密不可分,经常用拥抱、亲吻和抚摸孩子来表达自己的爱;
第二层:(3-6岁)父母可以用拥抱来表达自己的爱,偶尔可以亲吻孩子的脸颊;
第三层:(6岁以后)父母可以用抚摸孩子的背,或用理解、爱的眼神来表达自己的爱。
父母要告诉孩子,自己的身体隐私不容侵犯,他人的隐私同样要给予尊重,尤其是要懂得“男女有别”,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男女的差别。
美国有个防性侵的教育动画,概括为“五个警报”,当孩子面对这“五个警报“时要敢于说不,报告父母:
视觉警报:指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
言语警报:指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
触碰警报:指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TA的隐私部位;
拥抱警报:指有人拥抱、背、亲吻你;
独处警报:指单独与陌生人,特别是异性陌生人在一起,要提高警惕。
总之,父母要做好引导工作,千万不要让”性教育“的缺失,最后让我们自己来买单。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